歷史傳承
基建先鋒(1951-1978)
新中國成立之初,舉國上下一窮二白,四航人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,鋪就起新中國跨越發展的騰飛之路,三年大建港時期,我們勇當筑港先鋒,成為華南地區港口建設的主力軍,改變了國家港口的落后面貌,挺起泱泱大國的發展骨架。
廣州市副市長朱光同志兼任首任局長
四航局前身機構成立文件
海南解放后第一條上等級干線公路海榆中線公路建成通車
文沖船廠2號船塢榮獲國家“優秀設計金質獎”
勇立潮頭(1978-1992)
四航局勇立時代潮頭、引領風氣之先,成為最早進入深圳特區開發建設的拓荒牛、主力軍,點燃了“蛇口第一爆”,創造了“四分錢驚動中南海”的歷史壯舉,建起了深圳第一座貨運碼頭、第一座客運碼頭、第一棟招商引資的工業廠房、第一條康莊大道、第一座自來水廠,鑄造了“敢闖敢試、敢為人先”的蛇口精神,讓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”的時代宣言響徹大江南北。
蛇口第一爆·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
四分錢驚動中南海·沖破思想禁錮的第一聲春雷
廣州市人民南路高架橋建成通車
蛇口三突堤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是當時國內最大集裝箱碼頭
日新月異(1922-2013)
四航局緊跟時代步伐順勢而上,承建了鹽田港二期、三期,南沙港一期、二期等多項重點工程,確立了華南區域水工市場的主導地位,進入鐵路、水利、地鐵、跨海大橋等新業務領域,積極開拓投融資業務,向產業鏈高端邁進,實現了從單一經營向主業相關多元化經營的華麗轉變,位居中國建筑施工企業實力100強第37名,成為“中國的脊梁”國有企業500強之一。
澳門友誼橋
廣州市內環路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
太中銀鐵路·打響鐵路市場的第一仗
深圳鹽田港第二期3號泊位榮獲業主單位頒發的“重質量、保進度”匾牌
砥礪奮進(2013至今)
進入新時代,四航局堅持黨建引領,深度融入國家戰略,堅定四航文化自信,保持科學戰略思維,堅持創新驅動發展,拓展沉管隧道、水環境治理等新業務領域,參與建設了一系列“超級工程”,打造融合工程承包商、投資運營商、城市發展商功能于一體的升級版“三商一體”,努力建設成為業界領先、富有活力、受人尊敬的國際一流工程公司。
港珠澳大橋
蒙內鐵路
廣州之窗
遠海工程(圖片來源于新華社)